人物檔案:馬麗,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、銀川市金鳳區稅務局第一稅務分局黨支部書記
馬麗,是一個人的名字;馬麗,也是寧夏各辦稅服務廳中,64個“馬麗服務窗口”、8個在全國建立的“馬麗工作室”分室。
一個人的名字何以成為一個服務品牌?
“馬麗姐,麻煩來一下!”
“馬麗姐,這個問題我有點不懂……”
2月24日,記者走進位于銀川市政務大廳的“馬麗工作室”,聽到不時有人喊“馬麗”。
2007年,從部隊退役的馬麗進入稅務系統,彼時她的相關業務知識儲備為零。“自己是個‘門外漢’,只能每天5點起床開始學習。”馬麗告訴記者。勤奮是成功的基石。很快,馬麗就成為工作中的“多面手”。為了幫群眾及時解決辦稅問題,她主動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公布在大廳,做到隨時接聽,為百姓“留門”。
15年來,馬麗成長為業務問題難不倒、納稅咨詢問不倒、明察暗訪考不倒的“超級馬麗”。這些年,她給自己立了條規矩:盡心盡力、盡職盡責,用心用情為民服務。“推門進來的大都是遇到困難的群眾,我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,我要用我的專業知識和態度帶給他們有溫度、可信賴的稅務服務。”馬麗說。
靠著對黨的忠誠、對工作的熱愛,馬麗一步步成為稅務窗口“最美的人”。2019年,銀川市稅務局成立了“馬麗工作室”,以黨建引領為主線,探索建立了“先鋒模范+工作團隊”的納稅服務模式。她創新積累的“十二項工作法”,被推廣至全國稅務系統借鑒學習。
以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”為標尺,馬麗丈量了基層一線的廣闊,定義了屬于自己的芳華。
3月5日上午,來到北京人民大會堂,馬麗深感責任重大:“我的身后是人民,是風雨與共的納稅人繳費人。在聆聽群眾呼聲中,我把兩條建議帶到了全國兩會,一是建立創業擔保貸款代償合理免責機制,二是修訂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,期望能為解決基層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出一份力。”(記者 周一青 黨 碩 見習記者 何婉蓉)